【超速學習】從零開始學任何事情:9 步驟+1 實戰分享

一開始會認識到這本書是在艾爾文的頻道,看到他分享:掌握「乘法思維」,以更快、更有效的方法培養新能力 | 《超速學習》心得,那時候有看了英文版的超速學習。後來我在學習看書、學花藝、看線上課程學習新技能都會使用超速學習裡面提到的概念,有 5 個我覺得特別有用的:

  1. 掌握學習地圖,明確知道為什而學,概念 (要理解的)、事實 (要背的)、程序 (需要練習才可以熟記的) 分別有哪些,這樣好讓自己對於學完一個技能需要多少時間會有一個概念
  2. 每一段落結束,利用筆記來統整,可以讓自己保持在有學到、跟專注的狀態
  3. 不要只學理論,一定要做,可以做完成品代表至少會了
  4. 將成果展現後,讓看到的對象跟你做回饋
  5. 嘗試教別人,或者是跟別人說這個東西的概念,確保自己是真的「學會」

那接下來我把我整個超速學習需要掌握的原則,以 9 個步驟的方式整理給大家,再加上我自己 1 個實際挑戰,希望大家看完之後可以運用在下一個準備學習的事情上!

1. 畫出學習地圖

先了解為什麼要學?深入了解為什麼要學的好方法是去訪問專家,可以聯繫朋友、Linkedin 上的專家,設計好想問的問題之後,和他們面對面聊一下

辨認出 3 部分:為了取得成功,需要會什麼?

  • 概念:需要被理解,而非純記憶的部分
  • 事實:所有需要被記憶的事
  • 程序:需要刻意練習的事

2 方法 – 我要如何學習?

  • 標竿學習法:看課程大綱跟目錄/上網看學習重點
  • 強調/排除法:省略/延遲與我目標不一致的課程要素
    • 我想做出自己的網頁:我會注重開發網站的工作原理,而非運算理論
    • 我想一個月就在法國餐廳工作:我會注重說,而非正確拼寫的能力
  • 花多少時間畫學習地圖?10% 原則 -> 預計花多少時間學成,就用 10% 的時間來蒐集資料、畫出學習地圖

2. 如何專注?

無法專注?最明顯的就是拖延的時候,那為什麼會拖延?

  • 一種驅使你去做其他事的渴望
  • 你厭惡這件事

再者,還要克服分心,分心有幾種常見來源,可以一一辨識之後,一個一個擊破

  • 環境
  • 學習任務本身就容易分心
  • 自己的情緒

3 方法克服拖延

  • 先承認你在拖延
  • 方法一 番茄工作法 :工作 25 分鐘就可以休息 5 分鐘:仍可以看影片、滑手機、耍廢
  • 方法二 里程碑法:真的理解一個理論後,就可以休息
  • 方法三 五分鐘法則:至少先開始,先開始後就從「無法開始」變成「五分鐘還不夠欸!還沒看完」

3 方法克服分心

  • 分心來源一 環境:設計讓自己可以不分心的場所 (聽音樂真的讓你不分心?還是只是想要做痛苦的事情時可以開心一點?)
    • 我自己會聽 lofi jazz:沒有劇烈音樂震動、沒有人聲、沒有語言
  • 分心來源二 學習任務本來就比較容易分心:例如看書 vs 看影片,看書就會比較容易分心,可以修改一下正在做的事,在看書時動手做筆記,做筆記時在寫字、打字比較不會分心,而且還要思考要寫什麼重點
    • 像我現在正在邊看書邊打筆記,還可以變成部落格文章
  • 分心來源三 你的情緒:負面情緒、焦慮等等
    • 先解決這些情緒產生的原因:例如跟爸媽吵架,先去和好,再來學習,例如你想到明天的餐廳還沒定,就先去訂完再學習
    • 辨認出你正在不爽什麼,然後不回應他,只是承認它的存在,這會降低情緒影響你的強度
  • 興奮感和工作複雜度有關
    • 有些學習需要興奮感高:運動相關
    • 有些需要興奮感低:複雜的學習例如數學或寫作

3. 學習要做的第一件事 – 直接學習法

為什麼要採用直接學習法?

捨棄傳統課堂教你的:從理論開始學,選擇直接學習法,直接從如何完成成品開始,會讓你完成一段學習之後,可以直接應用:

  • 例如建築師,一開始不用學宏偉建築的偉大理論,而是先學建築圖怎麼畫
  • 我自學數據分析時也是,我不要學困難的軟體,我就從簡單的 Google Sheet 開始,我先弄懂資料結構、簡單視覺化跟簡單統計函數

4種直接學習法:選擇最適合你的學習主題的!

  • 直接學習法 方法一:以計畫為基礎學習
    • 環繞著製作出某個成品來訂定學習計畫
    • 例如我要學會架站,我就直接以架一個簡單部落格為目標學習,邊做邊學
  • 直接學習法 方法二:沈浸學習
    • 學習語言就很適合沈浸學習,強迫自己只能使用這個語言
  • 直接學習法 方法三:飛行模擬法 (我稱之類沈浸)
    • 很多學習的事情可能無法沈浸,像開飛機,那可以坐在一部模擬飛行器裡練習
    • 語言也可以用這種方法,不能到當地完全沈浸,那可以上私人家教課,在那段時間內可以沈浸學習
  • 直接學習法 方法四:新手上戰場
    • 把自己放入艱困的比賽或是戰場上,例如參加攝影競賽、幫別人架站、幫別人畫人像素描、參加最困難的檢定、幫別人算命等等
    • 這個方法可以把學習成果放在眾人前面審視,可以快速修正,也可以讓自己準備時有壓力要準備到最好

總結就是,把學習與現實連結,就是最快的方法!

4. 反覆操練最大的弱點,達到最少時間最大效益

簡而言之,先直接練習、找到自己做的最爛的地方,然後設計一套方式去訓練、加強這個很爛的地方!

5 方法操練弱點:選擇最適合你的學習主題的!

  • 方法一:切割時間法
    • 學彈琴,把一小段彈不好的地方拉出來彈 10 次
  • 方法二:認知練習法
    • 快速發出詞彙的不同聲調,將讀音深刻烙印在認知裡
  • 方法三:模仿法
    • 畫畫時,可以把欣賞的畫作當底,在上面做描圖
  • 方法四:放大法
    • 花比其他要素更多的時間,例如研究+寫作,花更多時在蒐集資料,以培養蒐集資料的習慣和技巧
  • 方法五:回到基礎法
    • 如果這個弱點需要倒退回去學基礎,那就去吧
    • 像我學插花,如果想要自己搭配花型,要掌握色彩搭配,那我就再退一步去學色彩學,如果想要掌握什麼地方適合放什麼花形,那就要倒退一步回去學空間學,但那都是中後段以後的事了,一開始並不需要馬上學色彩或空間學

總結就是,在心理上感到費力的是,比感到輕鬆的事情更能為學習帶來更多好處!

5. 訓練提取記憶

書中有解釋,實驗證明,在腦中自己做:回想測驗的學生,比其他受測學生 (不斷複習) 的成績更好,這個方式是:「練習提取你的記憶」。在自由回想的測驗中,學生必須要盡可能不靠提示來回想內容,這種記憶是比較長久、而且比較能夠快速被你聯想到的。

我記得我當時在考高中、大學的時候,也有發現一直不斷地複習、看筆記,都沒有回想整個考試內容、問自己問題、回答問題,來得有效。不過做筆記是可以幫助在腦中有架構,在回想的時候,會有畫面,例如紙本筆記第幾頁的哪個區塊,大概有幾個重點。

5 方法教你如何練習提取記憶?

  • 方法一:字卡
    • 對於一個特定「暗示」對應到特定「回應」時,特別有效,例如外語字卡、解剖、定義、方程式
  • 方法二:自由回想法
    • 在讀完一個章節,或是學習告一個段落後,拿白紙寫下記得的重點,有點像是隨堂小考
  • 方法三:問句筆記法
    • 在做筆記時,將「事實」改成「問句」,但不要太在意過多細節,可以強迫自己一個章節只問自己一個問題,強迫紀錄「重點」
  •  方法四:自創挑戰
    •  如果是更實務取向的技能,可以記下這章節結束之後,以後會碰到的實際跳戰,創造一份挑戰列表,之後實際應用的時候
      • 例如程式設計,光記下演算法不夠,還要知道哪些實際案例可以怎麼用
  • 方法五:蓋上書本、畫一張概念圖
    • 蓋上書本,開始回想製作一份重點筆記,如果畫的出來,就可以增加提取記憶的速度
  • 如果有看過 Netflix 影集 - 后翼棄兵,應該會記得女主角就是靠想像法,不斷在腦中試過對手有可能下的所有方式,然後一一破解,這跟「提取記憶」就有很大的關係,因為每一個被他想過、破解過的下棋方法,在比賽時都可以很快的被他「提取」
  • 不過光是提取記憶還不夠,下一步是「意見回饋」

6. 意見回饋

提取記憶後,需要有回饋才能夠加深這個項目的印象。不過,最新研究發現,回饋越多不見得越好,關鍵在於回饋的類型。而不同學習主題,會有各自適合的回饋方式,以下介紹書中提到的三種回饋方式。

3 種最有益的學習回饋方式

  • 結果型回饋:會以通過/沒通過,有掌聲/沒掌聲,按讚數多寡來決定,這種回饋方式取得最容易
  • 資訊型回饋:像寫程式的時候,跑一下就會告訴你是不是 error、或是哪一行 error,或是用外語跟外國人說話,如果說錯,對方會聽不懂,這種就是資訊型回饋
    • 這類回饋跟 3. 直接學習法一起做,會很有效 (還記得方法四 新手上戰場嗎)
  • 改正型回饋:資訊型回饋的進階版,除了告訴你對錯以外,還會告訴你哪裡錯、如何修正,這是最佳的回饋方式
  • 但要提醒的是,如果只能做結果型回饋的人硬要跟你改正型回饋,那就要學會篩選內容,不要讓不正確的回饋誤了你的學習體驗!

3 種方法:改善回饋

  • 方法一 消除噪音:利用追蹤碼來正確的紀錄回饋的來源,以科學的方法統計來源,消除噪音
  • 方法二 不要讓自己太常感覺良好
  • 方法三 高強度且快速的回饋:不斷將學習成果暴露在公開的場合,接受高強度跟立即的回饋:例如,演說
  • 要記得,回饋是針對技能,不是自我,不要讓這些回饋讓你壓力太大,而暴露在高強度的回應下,也會讓你可以習慣這樣的回應強度,超速學習者就是利用這樣的方式,大量回饋、習慣高強度回饋、去除噪音、不走心、然後取得真實有用的資訊

7. 如何長久記住?

3 方法讓你不忘記

記憶回隨著時間衰退、也有可能記憶被新的記憶覆蓋掉、或是他只是關在潛意識裡,需要被一把鑰匙打開。

  • 間隔法:用重複來記憶
    • 每週重複一次到每月重複一次
    • 像是語言學習,可以定時安排一對一家教,從每週一次到每月一次,用有間隔的重複來增加記憶、維持提取腦中記憶的速度
  • 程序法:習慣性的持續下去
    • 常用就記住了
    • 像是打鍵盤的位置,常不看著鍵盤打,身體就記住了
  • 連想法:自製一個想到 A 就會聯想到 B 的過程
    • To get her -> together

8. 訓練到能靠直覺

3 方法:如何建立直覺?

  • 別輕易放棄困難的問題
  • 用證明的過程來理解:有點像是了解原理,這樣也不需要死記,因為當你忘記了,只要回家頭想一下原理
  • 利用實際案例來記住,就像看書的時候,不是把方法記下來就好,可以搭配過往做過的事情、實際有做過的案例來聯想,這會加速直覺的產生,因為是透過「親身經歷」-> 聯想到「某個方法」

費曼技巧的應用

  1. 拿一張紙,在上方寫下你想了解的觀念或是問題
  2. 在下方解釋、彷彿你要教他人
    • 用你聽得懂的話、搭配實際舉例來解釋 (最好是大家容易有共鳴的)
  3. 如果卡住了,就代表你的理解不夠,還無法提供清楚的答案

部落格的好書分享系列,就在應用費曼技巧,我正在把我看到的內容,用我的案例、我的理解來解釋給大家聽!

其實我在寫每本書的重點時,也會碰到這個觀點我不太理解,寫出來我覺得我自己都看不懂,然後就想跳過的困擾,但其實這就呼應:8. 訓練到能靠直覺的第一點:不要輕易放棄,因為這一點我瞭解了之後,會對學習很有幫助,因為這或許就是我「真正不懂的地方」

9. 保有實驗的精神

  • 融入新的技巧,蹦出獨特的滋味
  • 先模仿,再創造屬於自己的技巧
  • 把以前學過的技巧拿來跟新的方法比較
  • 混合不相關的技能,看能不能為各自創造不一樣的高度
  • 不斷探索自己的極限

[挑戰] 挑戰 4 小時學會超速學習

  1. 學習地圖:我要理解超速學習的方法
  2. 克服分心:每讀完一個段落就打下一句重點,因為打字的過程不會讓我分心、想睡覺
  3. 直接學習法:環繞著我讀完要能夠寫出一篇分享文來教大家如何快速學習、或如何快速讀且「真的應用」這本書的內容
  4. 反覆操練弱點:不懂的章節搭配 Google 了解、或是反覆讀幾遍,不要放棄
  5. 提取記憶:每一個章節完成後,就想一次我的學習經驗是不是有對應的地方 (例如我過去自學的過程、學生時期有沒有可以對照的經歷)
  6. 意見回饋:將文章發佈後,看成效 (結果型回饋)
  7. 如何記住:全部讀完之後,直接使用這個技能,並且條列出有做到的部分
  8. 訓練直覺:使用費曼技巧 (解釋這本書給大家聽) 來建立超速學習的直覺反應
  9. 實驗:或許可以舉辦讀書會?

如果你也想要學會一本書真正要傳達的知識,也可以利用超速學習的方法來試試看!

超速學習 電子書 pdf/epub

另外書中,還有提到超速學習的替代選擇,歡迎到 hyread 或是博客來參考!

hyread 有和台北市立圖書館出電子書計畫,大家可以關注一下,如果你還不知道怎麼免費看館藏萬本電子書,可以點擊這裡看 我的分享

Lisa Wu

Hi 大家好!我是喜歡探索身心靈健康及平衡的數據分析師 Lisa Wu!這個網站會幫助你:利用數據分析 (理性) 及 身心靈平衡 (感性) 的系統,去達成人生目標!如果你對我的人生系統工具有興趣,歡迎聯繫我:couplehones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