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我一開始轉職的時候,其實也很不順利,一開始投的幾份履歷也完全沒有下文。
後來,我學會「修改履歷」之後,才慢慢有幾場面試的機會。在那段時間,我把國內外的履歷範本、教學文、攻略包都看過一遍,總結出 4 個策略來修改我的履歷跟經歷,這篇文來分享一下我覺得最實用的心法!
為什麼轉職時,改好履歷那麼重要?
轉職數據分析時,第一個碰到的關卡就是履歷了。轉職的履歷如果寫得不好,基本上第一關也過不了,畢竟我們的強勁競爭對手是過去有做過相同職位的分析師,或是可塑性很高的應屆畢業生。
如果第一關過不了,那即便在專業能力上,你寫上超多技能 (SQL, Excel, Python, R, Tableau…),也沒有機會在面試的時候分享自己是怎麼使用這些工具來解決問題的。
那就相當可惜了!
轉職數據分析師,履歷要怎麼寫?
原則:面試官不在乎你以前多會做事,除非你講出關聯性
- 這裡不是說過去的經歷「沒有用」,而是面試官不會在乎你以前的豐功偉業:多會招募營運人才、多會擬定流程優化的步驟,除非你可以講出過去的工作跟數據分析有什麼關聯性
- 他只想知道,你過去的經歷,可以如何幫助現在這份工作。有些關聯性他不一定知道,所以還是要自己包裝,提及一下過去什麼樣的經驗,可以幫助現在這份工作
修改轉職履歷的 4 大策略
1. 只放跟職缺相關的經歷
前面有講到面試官不在乎你以前有多會行銷、營運、業務。因為這些做的多好,也不代表在數據分析這份工作上,可以表現的好!
人資跟面試官都很忙,所以如果在 1 分鐘內,你無法透過履歷的文字抓到他的注意力,那他也不會把機會優先留給你了。尤其是好的工作機會 (有價值的公司) 更競爭,或許 30 秒內就決定你是否有面試的機會了!
2. 客製化履歷
通常,大多數人丟履歷時,就是寫以前的工作做了什麼,然後 104 上一次丟給 10 間公司
這種履歷,很像交友軟體上會收到的罐頭信息:安安,你好。公司每天都會收到很多安安你好類型的履歷,所以這時候,突出的方式就是:傳點不一樣的,傳點讓對方有興趣的經歷或是簡短自我介紹
3. 量化你的成果
如果是業務,你可以放 BD 到的數量、成長率;如果是小編,可以放貼文互動成長率、轉換率;如果是營運,可以放服務水平 (Service Level) 的狀況。
量化的成果,會讓面試官或是 HR 比較知道,你具體達成什麼成果,或是對你產生好奇,好奇你怎麼達到這個成果的。
一旦產生好奇,就會有機會找你聊聊這份工作,有聊就有機會展示你準備好的一切:不論是作品集還是以前工作做過的專案!
4. 特別經歷
人性是追求「有趣又有意義的人生」,因此特別的經歷確實可以吸引到大家的關注。只要吸引到目光跟關注,我們就有機會展現我的能力、作品集。這點是最重要的!
我記得,我以前面試過一份,很難搶的實習工作;最後,我算是因為特別經歷而錄取的。
那時候我被問到:「最特別的旅行經驗是什麼?」
我說:「我曾經在泰國賣藝旅遊,寫醜醜的書法,不是很會寫,但是整個市集裡就是沒人在寫,所以我一天賣了 xxxx 泰銖」
結果面試官整個笑到不行;等到我進到公司內之後,發現他們是一群超級愛旅行的同事。
所以,當所有的面試者 (Candidate) 都一樣優秀時,比的就是這個人的其他部份了。畢竟,好的公司不缺優秀的人,但是缺少有個性、有特別經歷或是喜好的人,可以帶給整個公司一點新的影響。
如何修改履歷?履歷範本分享 (不要寫什麼?)
- 只放跟職缺相關的經歷:只放跟數據分析相關的經
- Don’t (不要做):負責行銷貼文規劃及執行
- Do (要做):建立行銷貼文數據分析儀錶板,每週產出行銷貼文分析報告;優化貼文主題、內容
- 量化你的成果
- Don’t (不要做):負責行銷貼文規劃及執行
- Do (要做):建立行銷貼文數據分析儀錶板 (內含 10 個圖表),每週產出行銷貼文分析報告;優化貼文主題、內容,YoY 互動率提升 +40%,轉換率增加 +20%
結論:客製 + 量化 + 特別經歷
- 依照不同職缺內容,要客製化不同的履歷,這會是突出的關鍵,不要讓履歷看起來很亂槍打鳥
- 所有的履歷描述,要簡短,並且切中職缺說明,如果可以透過數據量化,會更可信,也會顯得更像數據分析師的做法
- 好的公司不缺優秀的人,但是缺少有個性、有特別經歷或是喜好的人,因為這可以給公司帶來一點新的影響
總結出這 4 個轉職履歷的必備策略,希望可以幫助你拿到數據分析師相關的工作!
Pingback: [數據分析#0] 數據分析文章導覽 - Lisa W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