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型人格 (MBTI) 是什麼?
- 由 8 個特質 (Preference 偏好) 組成,主要用來了解自己,排列組合起來,組合起來總共有 16 種類型的人格
- Preference 偏好是什麼?不需要刻意去想就可以完成的行動,且可以展示個人的特色,有點像是,用慣用手寫字,我們可以使用非慣用手,但是要刻意練習。類型無關乎能力或是結果,只是做事的方式習慣用什麼方式
- 16 型人格的結果都是用正面、積極去描述一個人的類型,突顯優勢,了解差別,利用互補來更好的完成合作
- 在商業場合或是公司中常用到
16 型人格是誰發明的?
- 理論基礎來自榮格,由 2 位心理學家 (母女) 一起完成,少數用正面描述每個人的特質,雖然已經運行 20 年,但持續的在完善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建議
做測驗的時候要注意什麼?
- 做測驗的時候,不要去想怎樣是我想成為的,或是怎樣是別人的期待
- 做測驗的時候,要去想對自己最舒服的答案
- 我的結論:
- 偏好在不同的情境下可能會有不同的處理方式,例如:工作、感情、家人、朋友或許會有不同的 MBTI 人格
- 雖然每個人在沒有社會化前,或許會有一個原生的自己,但經過環境的改變後,在處理不同情境的問題都會有複雜的處理方式
- MBTI 人格常見在工作中應用,在陌生的同事之間,可以讓對方先知道自己在工作的偏好
16 型人格 (MBTI) 的偏好有哪些?我是怎樣的人格?
一定測驗才可以知道 MBTI 嗎?
其實我個人覺得,不同情境下的自己,會有不同的 16 型人格 (MBTI),因此可以先以「工作上的自己」,搭配以下的案例或情境,找到自己「工作上的」MBTI,以此類推!
Extraversion 外向 (E) / Intraversion 內向 (I) 情境與舉例
- Extraversion 與 Intraversion,外向與內向:這是在講個人獲得能量的方式、回到自我平衡的方式
- Extraversion 外向:注意力往外,專注在與人互動、參與活動
- Intraversion 內向:注意力往內,反思、自我相處、對話
- 外向與內向,並不代表自信心,或是社交能力,並不是內向就比較不會社交
- 大家也不一定是全然外向或是內向,可能在處理不同的事情上會有不同的偏好
偏好 | 外向 | 內向 |
---|---|---|
傾向 | 廣泛興趣 | 專注興趣 |
傾向 | 嘗試跟做過再想 | 想完再行動 |
傾向 | 面對面溝通、多人討論 | 文字溝通、一對一討論 |
傾向 | 工作一起討論後再做決定 | 先想好自己的決定,再開 |
傾向 | 喜歡活動、聊天 | 喜歡獨處、看書 |
案例:一個聚會的入座方式 | 會先跟所有人聊天,再到他的位子 | 會坐到位子,跟左右兩邊的人聊天 |
案例:工作方式 | 工作一起討論、並且完成 | 工作獨力完成 |
案例:開會 | 開會一起想 | 先想好再開 |
Sensing 實感 (S)/ Intuition 直覺 (N) 情境與舉例
- Sensing 與 Intuition,實感與直覺:這是在講個人如何感知跟接受訊息
- Sensing 實感:接收資訊的方式是,偏務實,會比較關注過去的現實、數據、案例等等,會比較容易看到比較具體的東西
- Intuition 直覺:接收資訊的方式是,偏跳躍,會比較關注未來的可能性,會比較容易看到一些虛擬的感受
偏好 | Sensing | Intuition |
---|---|---|
案例:買東西 | 專注性能 | 專注以後會不會增值、買之後用的畫面 |
案例:面試 | 專注肢體語言、答案 | 專注未來加入團隊的協和感、之後他要做什麼 |
案例:新專案的考量 | 參考過去案例、參考市場案例 | 潛在的需求點、未來的科技 |
案例:學習方式 | 喜歡案例,實際的情況 | 喜歡原理原則,想要應用 |
Thinking 思考 (T)/ Feeling 情感 (F) 情境與舉例
- Thinking 與 Feeling,思考與情感:這是在講個人如何做決定
- Thinking 思考:思考、理性後做決定
- Feeling 情感:由心的感受去主導決定
偏好 | Thinking | Feeling |
---|---|---|
傾向 | 客觀的我去評估,思考公平性 | 主觀的我去決定,設身處地為他思考 |
傾向 | 工作、事件還好嗎? | 你還好嗎? |
案例:給回饋的時候 | feedback:這個任務…… | feedback:我覺得你這樣可以….. |
案例:團隊發生衝突時的第一反應 | 專案會成功嗎? | 人會離職?大家的關係還好嗎? |
Judging 判斷 (J)/ Perceiving 感知 (P) 情境與舉例
- Judging 與 Perceiving,判斷與感知:這是在講個人做事情的風格還有態度,但在做不同事情可能會有不同的風格跟態度
- Judging 判斷:喜歡規劃生活,計畫型
- Perceiving 感知:喜歡變化、探索跟不規律
偏好 | Judging | Perceiving |
---|---|---|
傾向 | 生活井然有序,有計畫有規劃,有 3 年計劃,盡早決定計畫 | 保持探索的可能 |
傾向 | 不喜歡重新開始,喜歡盡早計畫,並且按表操課 | 能夠接受變化,可以接受臨時改變 |
16 型人格通常如何運用?
- 商業上的合作方式:
- 不同專案進行的時候,會有新的組員,大家一開始可以先介紹自己的 MBTI,看看合作方式要如何進行可以更有效率
- 我們每個人可以寫下自己期待溝通的方式、容易說服自己的方式、合作時最在乎的幾件事,讓大家可以參照
- 感情:
- 可以了解伴侶,處理兩人感情事情的風格
- 並且再深入了解他的價值觀,例如:對方是 SN 哪一個,如果是大方向型的,那他對於感情的藍圖為何?
16 型人格的契合度光譜?跟哪型人在一起最合適?
- 大家可以參考:契合度光譜
16 型人格準不準?MBTI 有用嗎?
- 我個人覺得,二分法還是太武斷,如果用一個結果去區分所有的情境,難免會覺得不準確
- 不過,透過這 8 個偏好去認識自己處理不同情境 (工作、感情、家人、朋友的關係) 的方式,還是一個很不錯的自我了解方法
- 在工作上做的 MBTI,在我們團隊的應用是滿準確的,整個組織的風格有傾向某個 MBTI 的分類,也滿符合我們這個職位需要的處理偏好
- 但 MBTI 的結果沒有好壞,真的是天生我材必有用,發揮自己的長處,不要專注在短處
- 或許對於某些職位,會有某個偏好和特質可以更好的發揮
還有哪些方式可以了解自己的優勢?
- 學習塔羅,幫自己抽牌:塔羅牌卡 的訓練體驗
- 療癒自己的一種方式:解析 希塔療癒
- 比塔羅稍微簡單一點的牌卡,學習禪卡,幫自己做決定:禪卡 的訓練體驗
- 人類圖白話剖析:5 分鐘看完人類圖 以及 人類圖超白話版,把複雜的人類圖做一個簡單的歸納
Pingback: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實際體驗 16 場心理諮商學到的 4 個觀念 - Lisa Wu 財富自由之路